九锋网

小米11的骁龙888处理器性能怎么样,玩原神游戏掉帧吗

九锋网

小米11这次不仅比往年提前近两个月发布,更是难得的抢到了高通新一代旗舰处理器骁龙888的全球首发,所有人的眼睛必然全都盯到了它的性能表现上。最直观的体现方式就是跑分,在拿到小米11之后,我做的第一件事,也是装上各种跑分软件,挨个跑一遍先。发布会上给出的数据,安兔兔综合得分超过74万,但我在室温下,确实没能达到这个分数,最好的情况是71万出头。

是不是2K屏拖了后腿?我又把屏幕分辨率降到了1080P级,结果依然没什么不同。

发布会公布的跑分数据和我们实际跑分出现差距的情况并不少见,这显然不能说明骁龙888翻车。当然,骁龙888被认为翻车还有一个原因是跟麒麟9000相比,有些实力不济,所以下面我直接给出两者的各项跑分数据作为对比参考。

从对比可以看出,在CPU性能尤其是单核性能方面,骁龙888的提升是明显的。这次骁龙888除了"常规操作"的4颗定制Cortex-A55 1.8GHz小核、3颗Cortex-A78定制2.42GHz大核之外,还使用了1颗基于Cortex-X1深度定制的2.84GHz超大核。

5月份,ARM就发布了全新设计的核心Cortex-X1,面积达到Cortex-A78的2.3倍,也是它被叫做超级大核的原因,被视作开启了Android超级大核时代。

Cortex-X1超级大核的目的就是为追求更高的峰值性能,和过去通过频率和缓存的拔升来压榨性能不同,Cortex-X1摆脱了面积的限制,并优化了架构,因而在频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性能较Cortex-A77提升最高可达30%。

所以我们看到小米11单核跑分成绩的提升。单核性能一直以来都是手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手机中所有的操作几乎都离不开高性能核心的运作,尤其在一些对于瞬时性能要求比较高的场景,例如重度负载的大型游戏。

和Cortex-X1同时到来的Cortex- A78大核,同样由Cortex-A77而来,但是二者的设计目标不同,Cortex-A78主要追求效率,根据ARM的数据,5nm工艺2.1GHz Cortex-A78和7nm工艺2.3GHz Cortex-A77具有同样的性能,但功耗低了50%。

骁龙888的X1+A78×3+A55×4的核心组合设计,实则在提升单核及多核性能的同时,外加平衡功耗的选择。

骁龙888如果说真的有翻车可能也是翻在GPU图形性能上,3DMark跑分成绩相比麒麟9000差了一截,和此前骁龙865机型的3DMark(Sling Shot Extreme-OpenGL ES3.1)的7000左右的成绩相比,也仅仅提升10%左右。

而根据高通的数据,此次搭配骁龙888的新一代GPU Adreno 660,相比上代提升35%的性能。需要注意的是,高通提到GPU能效也有20%的提升。如果要完全发挥那35%的GPU性能提升,功耗估计也就不同了,所以落到小米11之上,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实际的重度负载场景测试中,小米11的功耗和发热控制实则超出了我的预期。手机100%满电情况下,经过连续多个跑分软件的重压测试,外加一局半小时的60fps《和平精英》,总耗时1小时后,手机电量剩余81%。

并且这还是在同时开启2K+120Hz,关闭了智能切换分辨率选项前提下的结果,考虑到这块屏幕本身的耗电量,这一续航表现是让人满意的。

同样让人惊喜的还有散热,在半小时《和平精英》后,测得机身背面最高温度维持在36℃以内,相比今年的一众骁龙865手机,提升显著。这应该是骁龙888的5nm制程工艺、VC液冷立体散热系统,以及小米对性能和功耗平衡优化等多方面的结果。

换成更吃性能的《原神》,小米11默认为"低"画质水平,帧率30fps。这一设置下,手机发热依然正常,监测实时帧率,虽有丢帧,但整体波动还算平稳。

当把画质调到"中",并开启60fps帧率,情况就不同了。一是明显能感觉到机身温度的快速上升,实测最高上升到了44℃,二是卡顿的出现。不过从帧率监测也能看出,多数时间,60fps还是比较平稳的。所以,如果你喜欢玩《原神》,建议还是老老实实用默认画质。

游戏过程中,我还特别留意了它的核心调用情况,超大核X1大多数时候都比较"安静",保持1/3左右的频率运转。只有在游戏载入瞬时频率全开,几颗大核和小核更多高频率运转,尤其是3颗A78大核,在超大核"休息"的时候,它高频调用积极。

应该正是这一核心调用策略,帮助小米11实现了"冷静"、稳定的游戏表现和高于预期的功耗。这样骁龙888还能算是翻车吗?还有要提醒的一点是,小米11拿到骁龙888的时间应该并不长,调试优化还没有达到最优状态,相信后期体验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