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之前的iQOO或许拥有不错的拍照直出算法,但硬件本身的弱势显然无法忽视,毕竟iQOO们往往用着比主流感光元件稍稍落后的型号。不过这个问题在iQOO 5这一代上终于成为了历史。iQOO 5的主摄搭载三星GN1感光元件,并配备了f/1.85光圈镜头,只不过这颗主摄相较于Pro版本取消了光学防抖。当然,整体拍摄体验与直出观感或许在很多时候能够让你忘记没有光学防抖这事儿罢了。
在拥有这颗1/1.3英寸、5000万像素的感光元件之后,iQOO 5在拍照上有了大踏步式的进步。
从画质上来说,大底高像素的确为iQOO 5的主摄带来了较高的可用性,画面细节与画面扎实度防抖非常优秀,足以一扫iQOO机型在画质上的劣势。并且为主摄采用的镜头素质表现也相对优秀,值得强调的是,其在近摄像差与太阳眩光的控制上也如vivo X50 Pro+那般出彩。
而在直出色彩上,iQOO 5的主摄也有着与vivo X50 Pro+类似的发色倾向。其拥有不错的色彩饱和度与准确度,非常讨好眼球,同时其直出时的动态范围与反差也能够做到通透舒适。这颗主摄的白平衡在白天准确度较高,不过在黄昏与人造光源下有时候则会有些一言难尽,至于原因搞不好是因为该机没有vivo X50 Pro+的色温传感器。
而在拍摄低照度场景时,大底感光元件本身的优势加上超级夜景4.0的搭配,显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没有光学防抖的遗憾。即便在不开启夜景模式的前提下,该机依然能够在许多低照度场景下时带来画质不错的图像,而在乎画面纯净度与动态范围的话,算法成熟的超级夜景模式也能够带来不少的惊喜,并且黑金与青橙之类的滤镜也能带来不一样的拍摄体验。
至于缺点嘛,这颗主摄的控噪表现或许还有待提升,在不少场景下其还是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噪点,至于怎样进一步让控噪与细节获得更好的平衡,就是iQOO的工程师们操心的了。
iQOO 5的人像相机则带给了我不小的惊喜,毕竟其采用的三星S5K3L6感光元件至于1/3.1英寸的尺寸,而1300万像素与f/2.46光圈镜头的参数也不算出彩。不过这颗人像相机在调校上却做得非常到位,不仅尽可能将这颗性能有限的感光元件的画质发挥到极致,并且对于直出观感的审美也非常到位。
尽管相较于主摄的色彩或许略有那么一丝清爽,饱和度略低,可iQOO 5人像相机的色彩依然属于相对通透的类型,并且也有一股子浓而不艳的风格。而更重要的是,其整体色彩与主摄之间的一致性也做得相对到位,在切换前后并不会出现明显的落差感。
而iQOO 5的超广角相机则采用与人像相机相同的感光元件,镜头光圈则为f/2.2。这颗超广相机的画质或许并不能说是目前的一流水准,不过其对于边角画质的控制其实还不错,不仅基本不会出现伪色并且噪点的控制也相对可靠。尽管受限于光学素质,其变焦依然会出现紫边与一定的崩边现象,但其调校水平显然是很合格的。
此外,这颗超广角相机的总体色彩表现也不错,尽管也有与主摄类似的黄昏及人造光源下的概率白平衡失准,但色彩的观感与画面整体的通透度显然可圈可点。只不过在夜景下就别过度苛求这颗超广角相机的画质了,毕竟感光元件本身的性能与镜头的光学素质还是相对有限。
至于最后一个优点嘛……当然是这颗超广角相机不会为了视角广度而在畸变校正上放弃治疗,是一颗货真价实“超广角相机”。
而前面提到的iQOO 5在黄昏与人造光源下的白平衡概率失准问题,我们猜测其原因之一很可能是因为没有搭载色温传感器,而另一个原因则或许是AI场景智能的“负优化”。例如在蓝调时间下拍摄的场景,天空与地面积水的反光本就应该是蓝色,但iQOO 5却会出现白平衡不符合实际观感、色温偏暖的现象。而在时间接近的另一场景下,我们也通过截图记录了AI场景智能触发前后的情况。
可以看出在AI介入之前iQOO 5能够准确还原蓝调时间下蓝色的天空,而AI场景智能识别到建筑场景时则出现了明显的白平衡失准,画面呈现暖白的风格。换句话说,目前iQOO 5的AI场景智能还存在一定的负优化现象,毕竟不能为了AI识别下的建筑场景就忽略画面整体的正确色温。
当然,这也是能够通过OTA更新的解决的问题,相信未来iQOO的影像团队也会在这方面做出努力。